Thursday, May 01, 2014

我在《科學人》發表的文章:〈不思議的知覺〉


生活中的許多訊息透過無法察覺的知覺歷程,悄悄影響人們的一舉一動,不禁令人懷疑,我們是否還有自由意志?

撰文/謝伯讓

1980年代,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神經生理學家利貝特(Benjamin Libet)進行了一連串的實驗,要求受試者自由決定一個時間舉起左手或右手的手指,結果他在腦電圖中發現,「意志」出現的一秒鐘前,大腦已經出現神經變 化。如果「自由意志」是由這些自發性的神經變化所決定,那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可言嗎?

生活中的各種潛意識訊息

事實上,心理學研究的確在現實生活中發現了許多潛意識知覺的現象。例如,當看電影的觀眾獲贈大桶爆米花時,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吃下的量,就會比獲贈中桶爆米 花的觀眾多出53%。英國研究也發現,商家如果在賣酒場所播放德國音樂(或法國音樂),消費者就會把享受音樂的反應轉移到商品上,使得德國葡萄酒(或法國 葡萄酒)的銷售量上升達七成之多。

商業投資行為也是如此。例如,股票剛上市的小公司,如果名字極為難念,投資人就比較不願意買這些公司的股票,但若名字簡單又好記,投資人就比較願意購買。 此外,天氣對心情的影響,也會不知不覺地改變人們的投資策略。1982到1997年間美國股市與天氣的變動關係顯示,晴天的平均投資獲利比雨天高出將近三 倍。

在社交行為方面,我們也受到了各種潛意識訊息的影響。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羅森柏格(Shawn Rosenberg)發現,選舉傳單上的候選人照片會顯著影響選民的偏好。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家托多羅夫(Alexander Todorov)也發現,受試者評比美國歷年參眾議員勝選者與敗選者的外型,前者得分較佳(看起來較有能力)。2006年選前所做的長相評分,甚至成功預 測了選戰結果。

各種潛意識訊息也影響我們對異性的喜好。研究發現,男性覺得穿著紅色的女性比較有吸引力。有趣的是,女性在受孕期特別喜歡紅色和粉紅色的衣著,而且自己通 常不會察覺到這個現象。聲音也是如此。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的人類學家布茲(David Puts)發現,當兩位男性在約會遊戲中競爭時,自認具有優勢的人會不自覺地壓低說話的聲音。不過,這樣有什麼好處呢?難道女性會覺得低聲頻的男生比較吸 引人嗎?事實上,女性不但會覺得如此,在受孕期的女性更是不自覺地認為低頻男聲特別有吸引力。同樣的,男性也會不自覺地認為女性在受孕期的聲音比較性感。

除了視覺與聽覺之外,觸覺也會對我們產生意識無法察覺的影響。許多以西方人為主的社會行為學研究都發現,適當的肢體接觸(例如友善地觸碰對方的前臂)可以 增加對方對自己的好感。這個技巧可以提升舞會中邀舞的成功率、讓搭訕者更容易要到電話、增加路人願意填問卷的機率。在餐廳中,服務生採用同樣的技巧也可以 讓小費增加3%,而顧客飯後加點甜點的機率也會增加20%。

腦造影洩漏心思

2008年,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Max Plank Institute)的認知神經科學家孫俊祥(現於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研究院)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成功複製了利貝特的實驗。他要求受試 者自由決定一個時間以左手或右手按下按鍵,結果發現,在「意志」出現的數秒鐘前,大腦就已經出現自發性的神經變化,而這些變化可以預測受試者將會使用左手 或右手。

在其他的決策行為研究中也可以觀察到類似的現象。我們在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研究院(Duke-NUS Graduate Medical School)的腦與意識實驗室,透過fMRI發現,在受試者做出決策的數秒鐘前,腦部某些特定區域的活動已出現自發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甚至可以預測受 試者的決定。其中一個實驗,我們讓受試者看許多圖畫並一張張詢問他們是否喜歡,結果發現,在受試者看到圖畫的數秒鐘前,大腦前額葉的神經活動已經可以成功 預測他們是否會表示喜歡。

另一個實驗,我們以潛意識知覺研究中最常使用的「雙眼競爭」(binocular rivalry)方式來進行。最早記錄下雙眼競爭現象的是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學者波爾塔(Giambattista della Porta),他發現,在左眼和右眼前分別放置一本書時,他只能「見到」其中一本,而且每隔幾秒鐘,視覺意識內容會在兩本書之間轉換。現代實驗心理學家進 一步發現,即使其中一隻眼睛中的內容沒有被意識到,大腦仍會處理這隻眼睛接收的內容資訊。在我們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在受試者其中一眼呈現臉孔、另一眼呈現 風景,結果發現梭狀臉區(fusiform face area,對臉孔特別有反應的腦區)的神經反應可以預測受試者是否會看見臉孔。

許多人認為,這些結果表示「意志」或「決定」是由不涉及意識層面的大腦活動所誘發,因此根本沒有所謂「自由意志」可言。不過,比較保守的科學家和理論學家 則認為,這些結果頂多只顯示出意志或決策行為可以被潛意識的資訊處理過程所影響。至於究竟有無「自由意志」?就讓我們拭目以待科學的試驗成果吧。

科學人文章連結:
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2338

No comments: